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外向型经济发展短板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作中抢抓国际资本和贸易市场难得机遇,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调整投资贸易结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主要指标率先实现了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的赶超目标,利用外资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经济园区建设迅速推进。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形成投资意向过程中,滨州的吸引力不够强;在形成投资决策过程中,滨州的配套支撑不够有力,开放发展业态不够新;在开放发展过程中,滨州的开放度、开放意识还有待于增强。全市开放型经济总量还不够高,占全省的比重还较小,总体竞争力不够强,县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发展还不平衡,规模和水平需要实现更大的膨胀和提高。鉴于此,建议我市要抢抓机遇,下大气力,重点延长外向型经济发展短板。
一、突出意识提升,用前瞻的理念引领开放
一是建议适时召开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围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立开放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工作,对关系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战略定期研究推进,协调解决企业带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营造全社会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注重引导提升企业家外向开放意识。要支持企业当好开放发展的主角,通过举办培训班、项目推介会、重点展会等方式,推动企业家在开放一线竞争发展,引导企业树立全球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打造能代表滨州参与国际合作的“联合舰队”。三是强化开放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支国际化、复合型领导干部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招商人才和国际贸易人才,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眼光的企业家群体。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贸易、金融、物流、创意和服务外包领域的专业人才,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突出平台建设,强化开放支撑
一要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为依托,有条件的开发区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加大滨州保税物流中心综保区申报力度,力争尽快获批;同时,要有计划的按照综保区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保税物流中心,以信息平台为纽带,与我市临港物流发展互动衔接,加快完善现代物流网络,积极承接济南、青岛保税区大生产型企业、物流营运商、供应链管理企业、国际货运企业、货代和船代企业及国际贸易企业区外发展。二要加快推进滨州港建设发展,推进滨州港一类口岸开放申报工作;围绕深化临港产业建设与发展,以滨州港为端点、以省内外航空物流、综合保税区等为集散点,发挥滨州港口与土地优势,大力引导符合产业政策的临港产业和高端、新兴产业项目进驻北海经济开发区。三要跟进做好滨新欧专线工作。抢抓省规划鲁新欧线路契机,积极争取把我市专线并入到省规划中去,真正实现属地一次性通关放行,力争建成鲁北较大的外向型物流中心。四要打造境内外联络对接合作新平台。以省政府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和北京、上海、青岛等商务代表处为依托,建立定期联系对接机制,推进与境内外重点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打造我市境内外联络对接合作新平台。五是打造园区建设平台。以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为主题,与全市开发区发展转调创相结合,强化不同开发区产业特色功能,努力形成各有侧重、特色明显、多元并举、相互配套的开发区发展格局,通过与特定地区特定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内外产业和园区投资开发商,建设园中园、区中园。有重点的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园,为入孵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一流的创业孵化服务。
三、突出体制创新,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促进机制。整合现有的各种产业资金、专项资金,扩大市发展开放型经济专项资金规模。突出重点,创新“一企一策”政策。完善签约项目跟踪管理机制,对重大招商活动的签约项目实行单独考核。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考核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和比重,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加大对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开放平台、核心技术引进平台的支持引导力度。三是积极构建“三外”融合共同发展新格局。加强外经外贸的互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全市设备和材料出口。努力吸收外资开展加工贸易,利用境外资金、技术、专利和市场扩大出口,加快形成外资推动外贸、外经带动外贸、外贸促进外资、外经的协调发展机制。四是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要以2016年10月《山东省经济开发区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强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指导,积极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试点工作,推动建立市场化的开发运营机制和灵活的用人分配机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五是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四、突出创新发展,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外贸突出“业态”拓展。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模式等新业态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企业探索“海外仓”+“跨境电商”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在境外设立物流中心,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增强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滨州港、滨新欧货运专列的辐射带动能力。借鉴移植“一带一路”优惠政策和自贸区可复制经验,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口直通场站等,打造外经外贸实体战场。二是外资突出“主体”提升。着力推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跨国企业本土化,切实提升引资、引技、引智的综合溢出效益。三是走出去突出“战略”对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国家开放战略,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布局,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提升走出去层次,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培育一批源自滨州的跨国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推动在资源开发、铝产业延展、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合作取得进展。四是经济园区突出“功能”再造。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成果,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开发区建立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五是对外合作突出“战略对接”主题。要积极搭建对外合作平台,建立高层次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高层次经贸活动,创办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常态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民建滨州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