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发布日期:2017-06-0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不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全部达到省级标准,910处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顺利建成,乡镇医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在全市推广,三级医疗机构拥有量位居全省前三。但是,我们也看到,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挑战。虽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绩巨大,群众仍感觉看病难。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门诊量高;而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乡镇卫生医院条件设施比较好,但是患者少。
        一、分级诊疗制度出台以来面临的问题
       (一)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现象严重。一是基层医院和三级医院存在差距。现行的医疗体系,大量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集中在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在这几方面几乎都处于劣势,既无设备又无技术还缺少人才,群众信任度不高,必然会出现大医院拥堵、小医院冷清的状况,也就是医疗服务供给侧出现了问题。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经济水平高了,交通便利了,患者的可选择性高了。三是近年来,慢性病多发,疾病不再单一,变得复杂。四是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普及程度不够。群众不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没有养成小病进社区的意识,盲目选择大医院。
       (二)患者习惯性选择大医院就医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群众不满意,看病费时、费力、又费钱,就医感觉差。二是上级医院大夫很累,每天要应对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没有时间搞科研、搞教学和创新,影响整个医疗行业水平的提高。三是造成大量的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四是无序就医,造成医保、农合资金的不合理支出,导致医保、农合资金紧张。
       (三)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中遇到许多阻力。针对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就医人数两极分化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让患者根据病情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小病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建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冤枉路。同时,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医院层面:上下医院双向转诊动力不足,现行的医院运行体制决定了其不完全是公益性质。医院的基础建设、设备、医护人员工资等支出毕竟要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群众层面:现在群众经济条件好了,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但是有很多人对病情不了解,害怕误诊误治,有病就去大医院,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攀比。国家层面:配套政策不完善。比如:医院之间医保报销目录不统一,许多纳入医疗报销目录的药物,只限于三级以上医院使用,在基层医院使用反而不能报销。患者在大医院诊治后,回到基层医院,要么没有这种药,要么有药但不能报销。
        二、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
        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以“分级诊疗”为抓手,从“调结构、补短板、重引导、降费用、信息化、点带面”等方面精准发力。
        “调结构”就是要对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发挥大医院教学、科研、医疗的引领作用,而不是发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作用;鼓励大医院医生多点执业,使水平高的的医生真正流向急需的基层医院;鼓励组建医疗联合体,通过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对口帮扶和技术指导,健全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医疗联合体建设。
        “补短板”就是要强化县级和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重视重点专科的创建,使之能够具备真正为群众看好病的能力。
        “重引导”就是强化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协调医保部门发挥对分级诊疗的调控作用,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逐步培养群众就医习惯,在不断就医过程中信任再造。
        “降费用”就是要以医保、新农合报销为导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其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大医院的报销比例,拉开差距,实行与大医院统一的药物报销目录,降低群众在基层医院的看病费用。
        “信息化”就是要使社区保健、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的诊治资料互联互通,无论患者在哪里就诊,打开电脑,其相关资料信息一目了然,既能看到患者平时的健康数据,又能看到历次检查结果和上级医院的诊治意见,减少重复检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集心电、影像、检验、病历传输、远程会诊等“五位一体”的远程会诊中心,积极推动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病理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
        “点带面”就是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先选择1-2个县区召开全市分级诊疗现场会议,以点带面,逐步将分级诊疗制度推向深入。(医药卫生界委员  朱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