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滨州市委党校 张 慧
改革开放30多年,带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体现在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就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趋向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政治生活上,中国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觉醒,公民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广度不断延伸,公民参与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从国家发展的层面看,公民参与的不断扩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并由大国走向强国,真正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进程的必经阶段。对此,中共十七大报告给出了清晰的战略思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具体公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上,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因此,脚踏实地地完善和扩大公民参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我国公民参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就公民参与的领域而言,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到精神文明建设,从立法、行政到司法等方面,参与的形式和途径日益多样化,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日益加深,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但目前我国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决策过程仍然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但是由于参与的渠道不畅,以及相关政策的不到位和缺位,参与失序现象大量存在,非制度公众参与及其导致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普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是去寻找制度而是去寻找领导。公民个体的政治参与行为超越法律规范而不受制约,这些因素导致一部分的政治参与混乱。第二,由于传统观念束缚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等因素,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政治权力仍存有较高的依附、臣属、顺从心理,导致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崇拜,缺乏自主评判的意识和通过参与改变现状的信心,民众对自身参与的权利并不看重。第三,“官本位”意识和政治文化所造成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理所当然地用在政策制定或是公共服务供给中,使得很多官员对公民参与的理解还停留在政治领域的选举或投票的范围内,很多老百姓也是这样理解。第四,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在中国现有数以万计的组织和团体,属于政治制度内部的有人大、政协、党组织、青年团、妇联、工会,它们分枝细密,数目繁多,遍布中国每一个行政层级;属于政治制度外部的有各种学会、协会,大众传播媒体等,这些组织和团体都与公众密切地打交道。应该说,它们在政治生活过程中起到表达、协调、综合公众意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些团体更多的是发挥党组织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信息、反映情况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故团体表达的功能微弱。第五,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参与目前还存在着制度保障不足的问题。我国在公民政治参与上建立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舆论信访制度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就显著。但在这些制度的具体措施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有违初衷”之处,如选举走过场,党内外以及上下层之间缺乏较通畅的沟通和协调,公民参与制度体系的配套性及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性不足,公民参与的操作性规定欠缺,缺乏有效的回应机制等。
二、扩大与完善公民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在整体上存在着参与不足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有序地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一)构建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氛围。人们在多年的计划体制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确立社会本位,认为个人要完全服从集体和社会,个人的力量在国家的政治领域不占主导地位,是从属于社会的政治领域的国家权威,特别是具有绝对性的行政权威。在这种观念下公民的主权地位大打折扣,普通公民的参与也就成为了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政治形式。因此,应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和主人翁意识,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应是社会主体,公共政策不单单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一个两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和过程。同时,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也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新旧交替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现象。(二)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与参与水平。一些公民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参与愿望,但是由于其素质不高、能力有限,致使参与效率很低。所以,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参与能力,有效地进入参与角色。首先,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使每位公民都成为有理性思维的、能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的政策参与者;其次,应加强对公民相关政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努力培养公民的民主政治行为能力。以往的政治教育偏重于政治意识形态等的普及,较少从技术的角度来对待政治参与问题,导致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公民参与能力较低的问题。对此,应当通过向公民传授必需的知识,让公民懂得如何参与政策过程,了解如何通过参与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从而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技能,增强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三)推进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逐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参与范围、参与方式、参与机制、保障机制等的创新。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公民参与的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方面形成党和国家政权的合理关系,国家政权机关内科学的分工制约关系,健全各种民主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公民在参与的机制、渠道、方式、保障机制方面有制度保障,通过满足公民参与的愿望和要求,激发广大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四)加强法治建设。政治文明以政治制度为支撑,而政治制度以法律为保障。法治化对公民参与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法治化保证公民参与的秩序。其次,法治化保证公民参与的权威。最后,法治化保证了公民参与的自主性。(五)重视和引导网络政治参与。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1997年《人民日报》开通网络版,表明中央已意识到网络在政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初,中央首次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此后,各级各类的政府网站相继建立。2005年“两会”期间,在“向总理提问”的网络互动中,网民踊跃参与,短短4天就汇集了近1300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农业、国企改制、反腐败、科技、教育、再就业、国家统一、外交等政府工作的多个方面,显示了公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巨大热情。在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案、厦门PX项目缓建、华南虎照片风波等一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事件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亿万网民成功实现了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2008年6月20日,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视频直播,中国网民首次在网络上实现了与胡锦涛总书记的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小火龙”的提问时,胡锦涛正视着电脑屏幕,认真地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说“我从网友的意见中看到了信心和力量”“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网络政治参与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前进了一步,这是国家意志和民众意志在互联网上的共鸣,是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力量。
(作者:滨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